根情苗言

星期三, 1月 24, 2007

文學活動

詩詞講座

主辦機構:香港公共圖書館
查詢:
http://www.hkpl.gov.hk/tc_chi/ext_act/ext_act_pc/2007/01/event_detail_1759.html

文 學 月 會
二 ○ ○ 七 年 度 文 學 月 會
康 樂 及 文 化 事 務 署 香 港 公 共 圖 書 館 、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文 學 院 合 辦

主 題 : 從 認 識 到 欣 賞 ─ 跟 詩 歌 談 戀 愛


第 一 節
日 期 : 二 ○ ○ 七 年 一 月 六 日 ( 星 期 六 )
時 間 : 下 午 二 時 三 十 分 至 四 時 三 十 分
題 目 : 古 典 詩 賞 析
主 持 : 朱 少 璋 博 士 ( 作 家 、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語 文 中 心 高 級 講 師 )
講 者 : 陳 偉 強 博 士 (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中 國 語 言 文 學 系 助 理 教 授 )

第 二 節
日 期 : 二 ○ ○ 七 年 二 月 二 十 四 日 ( 星 期 六 )
時 間 : 下 午 二 時 三 十 分 至 四 時 三 十 分
題 目 : 怎 樣 和 新 詩 交 朋 友
主 持 : 朱 少 璋 博 士 ( 作 家 、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語 文 中 心 高 級 講 師 )
講 者 : 胡 燕 青 教 授 ( 作 家 、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語 文 中 心 副 教 授 )

第 三 節
日 期 : 二 ○ ○ 七 年 三 月 三 十 一 日 ( 星 期 六 )
時 間 : 下 午 二 時 三 十 分 至 四 時 三 十 分
題 目 : 新 詩 賞 析
主 持 : 朱 少 璋 博 士 ( 作 家 、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語 文 中 心 高 級 講 師 )
講 者 : 鍾 玲 教 授 ( 作 家 、 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文 學 院 院 長 )


地 點 : 香 港 中 央 圖 書 館 地 下 演 講 廳
( 香 港 銅 鑼 灣 高 士 威 道 六 十 六 號 )


免 費 入 場 ‧ 名 額 有 限 ‧ 先 到 先 得
( 請 於 講 座 舉 行 前 十 五 分 鐘 入 座 )
查 詢 電 話 ﹕ 二 九 二 一 二 六 四 五 ( 香 港 公 共 圖 書 館 推 廣 活 動 組 )
網頁:http://www.hkpl.gov.hk/tc_chi/ext_act/ext_act_ltw/ext_act_ltw_mlt/ext_act_ltw_mlt.html

標籤:

七步詩 曹植

七步詩 曹植

煮豆持1作羹2,漉3豉4以為汁。
萁5在釜6下燃,豆在釜中泣7。
本是同根生,相煎8何太急。

注釋
1. 持:拿來。
2. 羹:北方人指有物共煮的湯,而湯是指熱水。南方天氣炎熱,平日喝涼水,故湯是有物共煮的熱水,羹是糊狀的湯。本詩煮豆作羹,是湯水而非南方人說煮成糊狀的湯,否則就不能隔水濾出豆汁。。「持作羹」,一作「燃豆萁」。
3. 漉:粵[鹿],[luk9];漢[lù]。過濾。
4. 豉:粵[侍],[s2i6];漢[chĭ]。一作「菽」,豆類的總稱。
5. 萁:粵[其],[kei4];漢[qí]。豆梗,曬乾後用來作燃料。
6. 釜:釜是北方人的煮食用具,即南方人的煲。
7. 泣:形容豆在釜中受萁煎熬,比喻兄弟相迫。泣有慘痛的情狀,詩人用以比況自己的境遇,可見用字的佳妙。
8.. 煎:煎熬

作者簡介

曹植(公元192—232),字子建,魏武帝曹操第三子,魏文帝 曹丕之弟。少年聰穎異常,工於詩文,深得曹操寵愛,被譽為「才高八斗」;但由於恃才傲物,任性而為,後來漸漸失寵。他與曹丕爭奪世子位失敗後,在文帝和明帝(曹丕長子曹叡)兩朝都得不到重用,最後抑鬱而死,年僅四十一歲。曹植的詩,無論古詩和樂府,都很有成就。他的詩流傳約八十首,抒情、說理、寫景、贈答各種題材俱備,並以五言為主,大都詞采華茂,語言精煉,情感熱烈,慷慨動人。

背景資料

據《細說新語》中說,曹丕做了皇帝以後,對父親一直偏愛才華出眾的弟弟曹植總是心懷忌恨,於是令曹植在七步內作詩一首,不成就要殺掉他。語音未落,曹植便說出六句詩來,因被限定在七步內作成此詩,故後世稱之為《七步詩》。曹丕聽了這首詩後,深有慚色,因此打消了殺害兄弟的念頭。

賞析重點

曹丕與曹植本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,因為權力之爭,竟使哥哥要殺弟弟,這真是人間悲劇。
詩的第一、二句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說起:把豆子煮熟了並擠出汁漿,準備作羹湯。第三、四句,詩人運用擬人手法,極為生動形象地描寫了萁豆相煎的情形:豆梗在鍋底下燃燒,豆兒在鍋中被煮得「咕嘟咕嘟」亂響,彷彿在哭泣似的。豆兒本是無情之物,而詩人竟賦予它好比人的思想和行為,與其說是怨恨豆梗那種殘忍毒辣的手段,其實是把自己備受殘酷迫害的處境委婉地表達出來。最後兩句,詩人借用煮豆燃萁一事直抒己見:萁與豆本來是同一根上長成,為甚麼豆萁燃燒煎熬豆兒那樣無情呢!曹植實質上是在控訴他的兄長殘酷迫害胞弟的不義之舉,這是沉痛而又嚴肅的責問,他以「同根生」一語提醒對方,讓他產生羞慚之心,不要再無所顧忌地迫害自己。

全詩出色地運用了比喻,顯淺易明而又形象生動,深刻地諷刺了曹丕對兄弟相逼之甚。這首詩寫得次第分明:前兩句是平直 事,中間兩句採用擬人手法進行描寫,最後兩句直抒胸臆,感情沉重。詩中的「汁」、「泣」、「急」一韻到底,且都是音節急促的入聲,表現了作者激憤的心情。

這首詩出自《世說新語‧文學》,曹植的詩集並沒有收錄,是否曹植所作,許多人都表示懷疑。但是,這首詩反映曹氏兄弟之間的矛盾關係,確實非常真切,是歷代傳誦的佳作。

其實他不只走了七步,而當時更不只賦了一首詩。為甚麼曹子健不是在「七步」內賦詩,而是在「十四步」呢?原來古人的「步」是指左腳邁一步,右腳又邁一步。古時所指的一步,即等於現代人所說的兩步,相反現代人所說的一步,古時則叫「跬」。所謂七步成詩,即實就是現代的「十四步」成詩。華歆(曹丕身邊的謀臣)認為子建「懷纔抱智,終非池中物;若不早除,必為後患。」於是便勸曹丕藉機找藉口殺子建。曹丕心中有數,當他見到了子健後就直指他的詩詞歌賦都是找人代筆,並限子建七步成詩。若能,則免一死;若不能,則從重治罪,決不姑恕。當時殿上懸一水墨畫,畫著兩隻牛,鬥於土牆之下,一牛墜井而亡。曹丕指畫曰:「即以此畫為題。詩中不許犯著二牛鬥牆下,一牛墜井死字樣。」子健行了七步,其詩已成。詩曰:「兩肉齊道行,頭上帶凹骨。相遇塊山下,郯起相搪突。二敵不俱剛,一肉臥土窟。非是力不如,盛氣不洩畢。」曹丕又怒又驚,又再出一題。這時候子健所賦的才是膾炙人口的名詩:「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,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」最後曹丕深受感動,只把曹子健貶為安鄉侯就算了。不過,依照«世說新語»記載,曹植的七步詩是有六句的:「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為汁。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」事實上,三國時代仍未出現五字四句的絕句體。不過,時至今日,四句的七步詩比起六句的七步詩,卻更加流行呢!

中四甲 黃頌雅

標籤: